(一) 实施背景
职业教育一直以来备受困扰而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毕业生不能很好适应行业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需要,尽管我们也有实习实训,也有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
为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学校紧贴行业,特色办学。与轨道交通类行业企业诸如:西安、成都、太原、乌鲁木齐等国有铁路局或地铁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之前“企业冠名班”基础上,进行了一轮“学徒实习”的试点,多个专业与对口企业的试点收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学生在就业前普遍已经熟练掌握了岗位技能,在学徒实习企业就业。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正在更多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深入发展。
(二)主要目标
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岗位培训紧密结合,使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的地位;使学生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在师傅指导下习得岗位操作能力;学生和企业相互认同,学生成为企业准员工,学校和企业组成育人双主体。在试点获得经验基础上,借鉴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员工的培训内容、培训安排,修改并完善相关专业实施性教学指导方案,制定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方案,并将学徒实习推广到全校更多的专业,把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纳入学校教学管理体系之中。
(三)工作过程
1.现代学徒制试点
2016-2017学年,我们安排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4个专业分别与成都、太原、乌鲁木齐地铁公司等3家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共计265名同学。三家企业都是与我校有深度合作的优质企业,在规模、设备、技术人员等方面均有优势。之前在校有“订单班”“冠名班”。

图1 我校领导与成都地铁签订合作协议
(1)与企业制定学徒实习计划。我们与这三家企业共同商定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方案”,在企业充分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制定了由企业主导,学校专业教师参与的“学徒实习计划”。其中,实习内容、校外指导教师和实习环节、考核方式等,主要由企业负责安排。
(2)学生自主选择企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徒制企业。在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状况并征得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学生与企业签订学徒制协议。 学徒培养结束,毕业之际,经企业考核通过,再正式聘用这些“徒弟”。
图2 乌鲁木齐地铁公司为我校实习学生召开动员会
(3)校企共同管理。学生在企业学徒的具体管理由企业实施。学校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一边挂职锻炼,一边以“指导师傅”的身份协助学徒管理。学生学徒过程中每天填写含有实习内容、心得体会、存在不足、思考反思等内容的实习周记,并由实习指导师傅每天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图3 校领导看望实习学生

图4 企业的专业带头人授聘仪式场景
2.制定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
认真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方案中规定了若干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原则和程序。比如,“企业参与招生”——在每年新生招生期间,企业直接面试,然后根据学业考试成绩择优录取,这些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相当于该企业的“准员工”。学生要与企业签订三年的学徒合同。“签订协议,明确三方职责”——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需通过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的合作协议,学生(或家长)与企业签订学徒协议等等来明确界定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各自的职责。。
3.推广及 预期效果
2017年,计划在城轨供电、城轨机电专业推行,并逐步扩大至其他交通运输类专业,每个专业选取一定规模的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实习,合作企业数量进一步扩大。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企合作,拓展合作领域,使更多企业成为具有职业教育教学、学徒和技术开发功能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也使得师资队伍得到了完善和提升。一方面,直接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校教师,由于有更多机会参与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开发中,其作为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因此而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参与学徒培养的企业师傅们,其实已经成为了学校的一支最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
持续加大现代学徒制培养力度,提高培养质量,力争到2010年,毕业生的一线生产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明显提升,为现代轨道交通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条件保障
1.政策条件
2016年,学院把基于“现代学徒制试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重点项目,并给予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并研究制定了现代学徒制试点方案。明确校企双方充分沟通,共同制定并签署学徒制实习协议,以指导和规范学徒实习过程。
2.企业条件
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都是多年来与我校紧密合作的企业,之前都与学校签订过“订单班”、“冠名班”。这些企业拥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具有相当生产规模,各种生产设备齐全且技术先进。企业拥有大量经验丰富的师傅,有确定的企业师傅岗位薪金、学生学徒津贴规定,最好有稳定的现代学徒制实施经费来源等。
3.学校条件
学校制定规范的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学生生源质量较高,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具备足够数量的具有专业授课经验和下企业挂职经历的指导教师。学校从职务晋升和薪资待遇等方面对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等。
企业“订单班”、“冠名班”是此次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基础条件。按照其培养计划,企业直接参与教学和实训计划的开发,教学计划中也有学生阶段性企业专业实习的环节,因而,企业视“订单班”、“冠名班”学生为自己的准员工,学生和企业相互认知度较高。按照现代学徒制方案,只要在原有方案基础上加以细化、补充、调整、完善即可。
(五)成效成果
现代学徒制推动了校企深度合作。一是,学徒是企业员工或准员工,企业对其培养自然会尽心尽力。学徒过程中,学生可以较快提高对企业的认知,包括岗位职责、工作技能、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等。二是,学徒实习内容就是企业一线岗位工作任务,学生在学校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之后做学徒,更能融会贯通。三是,学徒教育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可作为下一步教学组织、教学内容修改的可靠依据。教学标准的结构内涵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将“专业方向课程”转变为“学徒岗位能力课”。由此推及的教学和培训的组织环节,将会更好地体现了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融合。四是,学徒制试点的学生在企业就业,更多的会安排于对口的生产岗位。学徒“就地就业”后对企业有情感,有较强的专业兴趣和职业责任感。企业也会给予他们一定的劳动报酬,毕业后的工资待遇明显高于同期毕业生。
(六)体会与反思
1.“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就业的全过程。因而,从时间上讲,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必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再者,这种培养模式下,必须视学校和企业为一个整体的职业教育系统,从空间上讲,它还需要一个宽阔的、适合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2.“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职业教育机制,教学过程原本就存在于企业生产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对应职业标准,学历证书对应职业资格证书,教师与师傅身份统一。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文化、行业技术、传统经验等,作为一个整体,在师傅授徒过程中深刻影响着徒弟的成长。
3.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有待完善
主要有三个着力点:一是招生。学生和员工的身份从入校的时候统一。“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二是实习。实质上是企业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的全过程。这个过程要跟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交替进行。三是就业。学徒的就业普遍性应该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毕业生在其实习企业就业,就业的工种和岗位应该更具适应性,才会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