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下载专区 | 政策文件 | 专家解读 | 典型案例 | 建言献策 |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典型案例>>正文
三对接实习练兵 学技能校企共赢——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工作开展情况案例
2018-03-15 11:08  

省级示范高职建设以来,西铁职院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创新,学校与西安铁路局、西安地铁等企业共同解决发展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岗位要求成规模地开展人才培养,从实习工作入手,形成了“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员工、专业与岗位” 三对接的初具特色的实习模式。

(一)创立了校企联动共育人才的体制机制

学校充分发挥行业背景深厚和政府重视支持的优势,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双主体”的合作育人办学长效机制,实现了校企优质办学资源共享。

学校在西安市政府的主导下牵头成立了西安轨道交通职教集团,构建了校企互利共赢的共同体,制定了《职教集团章程》等制度,保障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序运行。

在职教集团整体框架下,实现校企互惠共赢。集团化办学启动之前,学校与企业合作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校企合作存在较大阻力。启动集团化办学后,依照职教集团章程,校企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遵照协议,企业参与学校专业改革,积极配合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现场实习,接纳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也优先满足集团内企业用人需求,通过选派学生支援企业生产等方式,解决企业劳动力临时短缺的困难,创造性地加深了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

图1 西安市教育局与西安铁路局共建我校签字仪式

 

图2 西安地铁公司与我校友好合作签字仪式

(二)我校实习工作的探索实践

1.学生双身份

在校企双方统筹下,合作共建的西安铁路局、西安地铁等企业依据单位发展规划与学校、学生签订培养与就业三方协议,明确以职业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确定签约学生为“准员工、学员”的双重身份,并制定培养考核指标与补助标准。

2.办学双主体

学校实行校企“双主体”管理机制,制定落实了各专业中企业人员与专任教师双带头人制度,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将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融入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实施“2+1”校企交替工作制度,互派互聘专业教师,校内教师积极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技术人员则到学校兼课,共同指导学生、共同评价与考核学生学业质量。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熟悉企业岗位要求、生产工艺与流程,服务企业生产与技术研发等,激发教师服务企业、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优化配置校企资源,与企业共建共享94个校外实习基地。

 

图3 我校在西安地铁建立的教师工作站

 

图4 专业教师在教师工作站学习场景

3.评价双证书

多年来,学校“双证书”制度推进工作一直走在陕西省高职院校乃至高等院校的前列。作为劳动部确立的“全国百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之一,学校早在1998年就申请建立省属职业技能鉴定站,开设了钳工、电工、维修电工等13个初、中、高等级的技能鉴定工种,并设立专职部门具体负责职业资格证书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学校还是西安铁路局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下属的鉴定基地之一,能够组织学生参加绝大多数铁道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

 

图5 西安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来我校鉴定站检查工作

自实习工作大规模开展以来,学校在传统的校企共同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双证书制度,建立起更为全面、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学校积极与合作企业商定考核工种,出台考核激励措施,将实习成绩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积极要求和鼓励实习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更加贴合企业生产要求,能更快的适应企业生产环境和岗位角色。企业还出台相关政策,优先选拔录用获证学生,并缩短获证学生的见习期,培养其尽快成为企业生产一线的业务骨干。

2016年,我校实习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92%。

(三)工作成效与特色

近年来,我校近一万名毕业生进校同时即与西安铁路局等大型国企签订就业意向,并在西安铁路局等大型国企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现场实习,实习结束后基本全部被企业正式录用,实现了“招生即就业,入校即入工,校企联合培养”。2016年上半年,2016届毕业学生的实习工作圆满结束。共2005名西安铁路局实习学生实习期满、考核成绩合格,正式与西安铁路局签订劳动合同,踏上了正式工作岗位,为企业生产注入了青春活力。2016年下半年,西安铁路局先后与1900名我校2017届毕业生签订了用工协议,该批学生被分配至西安客运段、西安北站、汉中车务段、延安车务段等站段,承担列车客运乘务和车站客运服务工作,达到了学习岗位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既有利于学生快速成长,又解决了轨道交通大发展带来的企业招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难题。

 

图6 校领导赴西安北站探望实习学生

我校实习工作呈现三个特色:一是实施双主体,学生双身份。校企共同成立实习管理委员会,签订校、二级学院、学生三个层次的实习协议,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实习制度体系。学生既是准员工又是学员,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在真实岗位中磨练技能。尤其是经历暑运、春运等工作,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二是实习双导师。学校在落实学生实习责任险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指导教师队伍,探索形成了三级实习管理体系,完善了教学管理机制,培养了师资队伍。三是评价双证书。学校积极与合作企业商定考核工种,出台考核激励措施,将实习成绩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积极要求和鼓励实习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企业还出台相关政策,优先选拔录用获证学生,并缩短获证学生的见习期,培养其尽快成为企业生产一线的业务骨干。

我校将继承以往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使实践教学体系特别是实习模式日趋完善,从而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

 
 · 热 点 新 闻
 

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设办公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