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项目实施背景
新校区轨道交通专业综合演练场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是西铁院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主要任务之一,将为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培养培训建立校内运行平台。该项目也是学院十三五规划项目,是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15]3号),《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以及陕西省教育发展规划、职教强省计划和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落实方案等文件对职业院校要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加强校企合作,提升育人质量要求的具体措施。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和发展规划,同时也是改善学院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提升育人质量的有效保障。
由于铁道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行业的特殊性,很少能够在列车运行过程中为教师及学生提供实践和动手的机会,更不能在设备上设置故障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训练。为满足铁路高职学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双师素质专业教师的培训需求,迫切需要建设一个高标准、功能完善、设备先进、与企业生产技术同步、文化交融、环境相近、标准一致的专业综合演练场实训基地。
同时也为了更好的适应铁路行业跨专业、多工种联合作业特点,融入企业文化、提升基地教育功能,减少重复投资,学院组织相关系部、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走访调研、多方论证,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校企共建、虚实结合、功能完善,合作共享”的原则,合理规划具有专业教学、技能培训、双师素质培养、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随着学院国际港务新校区的启用,将能够提供轨道交通专业综合实训演练场的用地问题,可实现专业群多工种共同作业的综合实训演练,将能够为校内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提供运行平台。
二、案例项目实施方式
(1)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政校企行多方协作设计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自规划建设以来,学校对这一工作十分重视,进行多次头脑风暴,顶层设计确定“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校企共建、虚实结合、功能完善,合作共享” 建设原则,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政府、学院、企业、行业多方协作,进行整体规划,推进方案设计。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专业骨干教师参与其中,培养教师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共享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发现知识的能力(创新)、传播知识的能力(交流沟通),提高教师的CDIO能力,锻炼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

图1 建设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流程
CDIO工程教育模式: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行)

图2 建设方案设计项目对教师素质培养的目标
(2)具体实施过程
由学院评建办牵头,组织相关专业负责人、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与行业企业专家、第三方工程公司技术人员率领各专业骨干教师组成方案开发小组,紧扣轨道交通行业特点,结合生产任务、过程和标准,融合现场生产管理模式和先进技术,开展联合调研论证。
通过组建专家团队,统筹规划、整体设计,能够使该基地功能系列化、环境真实化,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控制等多工种、多个岗位训练于一体,满足多工种联合作业需要。从而实现资源的整合、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专业群各相关职业岗位的共同开发、共同建设;实现资源的共享,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投资的现象。
开发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典型案例的调研阶段
根据基地建设需求进行调研,选择不同类型、代表发展趋势的典型企业,先后走访调研了西安工务段、中国中铁设计二院、西安铁路信号工厂、西安电务器材厂、西安电务段、西安供电段、中铁电气化集团西安电务工程公司、陕西铁路工程职院、西安分局教育基地、中铁一局电务工程公司等单位,分别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生产车间和一线工人代表进行采访,跟踪岗位工作过程,收集包括岗位职责、能力要求、技术水平、工作过程、培训考核等具体信息。
调研结束后形成了2016年6月完成了预可行性研究。


图3 建设方案设计调研系列图
2、校企合作的设计阶段
邀请西安工务段、中国中铁设计二院、中铁一局电务工程公司等单位专家进行研讨,组织教师去陕西铁路工程职院、柳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学习和培训,开拓思路、比较方案,经过多次研讨,最后设计出基地整体框架和各类附件、附图,形成《新校区轨道交通专业综合演练场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随后不断进行了设备调研和方案研讨,设计方案不断优化。

图4 专业教师参与共同研讨开发

图5 政校企行多方论证研讨
2016年9月,项目建设方案报请学院学术委员会和院长办公会议审议,并按照学院相关文件和流程上报西安市教育局审批立项。

图6 项目建设方案汇报PPT
(3)项目运行机制和组织落实
学院成立新校区专业综合实训基地项目委员会,统筹项目建设工作,将项目分成5个子项目,第一阶段设计开发建设方案,第二阶段将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组织招标。成立项目建设专门工作组,分工协作,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出台相关办法,鼓励教职工和企业专家参与项目建设和监督,联系企业捐赠设备,强化绩效意识,实现预期目标。在基地建设方面,建设团队由校企合作专兼职教学团队+中标企业施工队+设备安装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基地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同步实施,最大限度的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建成后基地的使用方面,采取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管理、实训基地专设人员和各专业教学教师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专业教学团队除教学外,在基地创设许多课程实训项目,开发工作标准,进行职业岗位研究,并经常深入企业开展实地研究,基地设施和技术升级改造与企业保持同步,不断完善基地功能。
(4)案例项目成果
新校区“轨道交通专业综合演练场”项目作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划分为5个子项目,其中轨道运营类专业演练场子项目计划建设一个双线4股道中间站,开发2个虚拟仿真车站,三个车站建成一段虚拟区段,并开发1个CTC调度仿真系统,与三个车站组成调度集中控制区段,在地铁内布置相关客运岗位设备,进行客运员、客运值班员、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等岗位技能训练。轨道通信信号类专业演练场子项目计划在车站内设置进站、出站、调车信号机,各式道岔及轨道电路等基础设备,采用计算机联锁系统,通信及信号专用电源系统,通信调度系统、监控系统、虚实结合建设调度集中系统等,拟可进行信号基础设备维修、联锁系统维护实训,区间闭塞系统维护及调度集中系统维护实训、通信工种实训等。轨道供电类专业演练场子项目计划建设一个铁路变电所、车站和区间高速铁路接触网、配电线路演练场及城轨接触网实训演练场,满足接触网工、变电所日常值班员以及一次设备及接线实训等。轨道工程类专业演练场子项目计划建设各种高速、普速铁道线路,站场线路,铁道隧道等演练场,开展线路病害检查、测绘技能训练和维护技能训练等。轨道机车及车辆类专业演练场子项目计划购置1台机车、一辆货车、一辆客车,开发西安地铁3号线模拟驾驶系统等,满足机车乘务、客货列车列检等岗位技能训练。项目同时将在车站下面建设一段城市地铁线路和站台设备,供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与专业群学生实践教学等。
项目分三期建设完成,第一期为基础建设,第二期为专业项目建设、第三期为虚实结合功能完善。

图7最终形成的建设项目简介展板

图8 最终形成的建设项目效果图
三、案例项目实施的政策保障
1.学校成立院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评建办、继续教育学院以及财务处、后勤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领导小组,协调统筹基地建设与教师培养工作。
2.按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方案,明确了建设任务,落实了各项建设任务责任部门和项目负责人,负责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规划与实施,依据专业建设需要制定、落实师资培训方案。
3.西安市教育局大力支持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工程,市教育局与西安铁路局西安地铁公司签署了联合共建协议,并已将学院校内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纳入市教育局2017年项目建设计划,共提供47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学院开展相关建设及职业教育发展相关课题研究与实践工作。